< SM2Shan.

Dikir Barat Experience.

SM2Shan's Public Performance.

- TS.
Description

今年学校校庆,我们班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挑战——第一次以班级的名义参与文娱舞台表演,而我们表演形式是极具马来传统特色的 Dikir Barat。
什么是 Dikir Barat?
Dikir Barat 是马来西亚传统的表演艺术,常见于马来西亚半岛的吉兰丹与登嘉楼州。这种表演通常是一群人坐成一排,由领唱(Tok Juara)带头唱出主旋律,接着其他成员(Awok-Awok)合唱或应答,配合节奏鲜明的拍手声与动作,展现团体的默契和力量。
Dikir Barat 的内容有时庄重,有时幽默,是一种融合了音乐、语言和肢体动作的表演艺术。它不仅仅是唱歌,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表达。
从零开始的准备过程
一开始,我们班对 Dikir Barat 可说是“零基础”。大多数同学从未接触过这种表演,甚至连它的发音都搞不清楚。我们花了不少时间去理解节奏、歌词的意义,以及每一个动作背后的用意。
最大的挑战是统一节奏和动作。Dikir Barat 讲求团队协作,哪怕一人出错,整段表演的气势就会大打折扣。每天下课留下排练,甚至是放假也回到学校练习,从最基本的坐姿到整齐划一的拍手声,我们反复练习。有时候声音嘶哑了,还得继续喊;手拍红了,也得继续坚持。老师们都细心地指导我们,每一个细节都不敢马虎。 排练中的酸甜苦辣 最辛苦的莫过于协调时间与克服疲惫。有人要兼顾补习、课业和社团活动,有人则面对自我怀疑:能不能站上舞台?能不能表演得好?能不能不出错? 也不是没有争吵的时候。在练习中,我们会因为动作不同步、节奏出错而互相埋怨。但也正因为这些争执,才让我们更加明白团队合作的可贵:一个人进步不代表全班成功,唯有大家一条心,才能一起发光。 校庆当天的感动时刻 终于,到了校庆的那一天。轮到我们上场时,心里既紧张又兴奋。当音乐响起、我们整齐地喊出第一句歌词,坐在台下的同学、老师与家长们投来了惊讶和赞赏的目光。我们听到了掌声,看到了笑容,更重要的是,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应。 表演结束那一刻,大家脸上写满了释怀与喜悦。我们没有因为紧张而忘词,也没有因为压力而怯场。 回顾这段旅程…… 回头看,从最初的陌生,到台上的自信亮相,我们收获的不只是掌声,而是团结、坚持与成长。Dikir Barat 不只是一次表演,而是一个让我们班更加团结的机会。 虽然训练过程很累,但结果让一切都值得。我们相信,这次的经历将会成为高中生涯中难以忘怀的一部分。 “一起练习,一起进步,一起发光。”——这是我们班第一次舞台表演留下的共同记忆。